泰納畫室|Turner Studio

2021/02/07 要友善對待動物唷

今天不聊畫,聊些別的,既然題材是動物,就來聊聊動物吧!小時候聽過一種「三重腦」理論,大意是將腦分為三種層級,最底層是爬蟲類等級的「本能腦」,再來是哺乳類的「情緒腦」,最後是靈長類的「思考腦」,當時年紀太小,不求甚解,印象只停留在老師說的:「只有人類才會思考,動物是不會思考的」。

然而長大後,自己撿了一隻流浪吉娃娃,經年相處下慢慢觀察到動物當然也會思考,牠們不只有喜怒哀樂,更會「學習」,我家的吉娃娃會在固定的時間要求吃飯及散步,吃飯總喜歡別人的那碗,吃完會自己走到廁所嗯嗯,睡覺時甚至會區別連我都難以分辨的布料,還有太多太多小舉動都讓我知道,他其實就像個小孩子,連吉娃娃都能讓我深切感受到他的思考能力,更不用說智商更高的動物們了。

迪士尼動畫《泰山》(1999)中,巧妙把浪浪的角色從動物替換成人類,泰山從小被猩媽收養,猩爸則對人類充滿偏見。動畫中有一首很好聽的歌「You’ll Be In my Heart」,裡面說到生命其實沒有什麼不同,動物雖然不會文字,但你可以直接感受到他們的情感,喜歡、信任、害怕,這些情感不需要言語、更超越了物種。

萬物有靈,生命沒有什麼不同。

電影總是為人津津樂道,我們可以很輕易地認同電影裡真善美的價值觀,然而回到現實,棄養、非法養殖、非法交易、虐待、活吃、歧視⋯仍然每天都在發生,地球就只有一個,大家一起生活在這片土地上,只希望自己能盡一點綿薄之力,讓動物們生活在一個更善良的世界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鸚鵡素描
賴永霖老師課堂示範
38 × 27 cm, 炭精筆、炭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