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管是素描還是水彩,在一開始的課程中,我一定會禁止大家使用任何"擦亮"的工具,嚴重者沒收或是叫同學吃掉(當然沒有😂)。(是說後期也還是要三令五申一下)
我覺得有一定的限制是好的,他能有很多個解釋
1.就像規則的建立能夠截去一些冤枉路,產生有效率的行動。(例如沒有這個分數就不能畢業,你就一定會壓線交作業,超級有效率的)
2.又例如寫作文,有題目後你會開始想在這樣的題目內能夠發揮什麼?沒題目還很難下手呢
🙉好啦我很會離題
🙋🏻♀️那麼,在一開始打稿時限制了擦亮的功能,是為了要注意什麼?
我們手上能使用的還有什麼?
👍答案是手跟眼的協調,回到本身就有的配備上。
👀眼睛:你要看,點線面互相之間的位置。
👋手:可以有很多輔助線,但一切都在抽絲剝繭中,所以只好輕輕地、輕輕地,一條條慢慢確認。
因為無法"修改",所以只好慢下來,用心地觀察。
但有擦亮工具的時候,我們不會這麼在意手與眼。
印象中有個很類似的故事是
宋朝大書法家米芾,小時候寫字很潦草,老師嫌棄他,媽媽很擔心他。
村裡來了位寫字很漂亮的秀才,米芾去請教他如何寫字,秀才要求米芾用五兩銀子買他的紙,才會告訴他。
米芾媽媽變賣家裡東西,請秀才教米芾寫字,米芾想著紙得來不易,一筆一筆用心寫,越寫越好看。
後來,秀才進京趕考,留了一包禮物給米芾。
米芾打開看,裡頭就是他繳交的五兩銀子,米芾深受啟發。
之後更加用心練字,最後成了大書法家。(這段擷取自成品網路書店,感謝谷歌大神讓我找回童年)
建立一個好習慣並不容易
但所有的惡習也是養出來的
那我們來養一個好習慣吧!
打稿時把橡皮擦先吃掉(喂!)
最後
在我們外出受限的這段時間
也請大家一起來觀察一下、感受一下
我們本來就有的
你可能很習以為常的些人事物
或許會有更多的驚喜與收穫😊
8K 歐育如老師 示範